面对泰山压顶压顶的巨额地方债务,各大城市的偿债能力和风险显现出极度分化现象。
“一二线城市,地方税收来源多,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相对低,偿债风险较小,而三四线城市,税收来源少,严重依赖土地财政,偿债风险较大。”上海美桥投资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景瑞分析。
《东地产》统计了部分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和税收的比例发现,在上海等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和地税相比约为1:6,而在镇江等一些三四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和地税的比例占到了1:1甚至更高。
“过去房地产太好赚钱了,地方政府都忽视了实体经济发展,而现在房地产这个赚钱机器成为负债机器的时候,一些三四线城市连平衡债务的收入都没了。”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分析师薛建雄分析。
一线城市偿债能力远超二三线
《东地产》统计数据发现,在两个典型的三线城市,唐山和镇江,土地出让金和地税收入几乎旗鼓相当。
2011年唐山市地税收入328亿元,而该城市同期土地出让金约为274亿元。2011年镇江市地税收入为194亿元,而该城市同期土地出让金约为143亿元。
而在上海,2011年上海地税总额为6828亿元,而同期上海土地出让金为1260亿元。土地出让金仅约为地税的1/6。
“在上海这些一线城市,产业基础雄厚,地方政府偿还债务能力很强。而在三四线城市,土地出入占据了绝大多数收益,一旦遇到楼市调控,无法卖地赚钱,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不足马上体现出来。”薛建雄表示。
在莫尼塔研究咨询机构提供给《东地产》的另一份“2011年一二线城市土地出让金依赖度”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即使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相比,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度也要高很多。
莫尼塔研究机构将2011年一二线城市剔除成本后的土地出让金和当地财政收入相比,在列入统计的39个城市中,广州排在第14位,比例为45%,而上海排在第32位,比例约为19%,这体现出一线城市相比二线城市,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度更低。
县级城市偿债风险最大
“由于中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每年递增,地方政府债务应该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县级政府层面,因土地出让金收入下降,财政收入有较大缺口,因此,要警惕局部风险。”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表示。
高盛高华一份研究报告认为,根据上市银行披露的数据来看,16家A股上市银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占地方政府性银行贷款35%左右,而非上市的城商行、农商行以及国开行占比可能高达65%,这意味着,城商行、农商行面临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还款风险相对较大,尤其是市、县级的平台债务状况值得关注。
高盛高华报告还指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占GDP的比重自2009年起走低,且2011年上半年以来,银监会进行的平台贷重组在控制现有贷款水平和新增贷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不过,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环境下,平台贷的主要长期风险在于,很多地方政府仍缺乏财政自律而且进一步融资的冲动较强。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地方投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张。
2009年、2010年中国新增银行贷款大量流向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仅2009年一年,地方债务由2008年底的5 .56万 亿 元 增 至9万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61 .92%,尽管2010年增速下滑至18.86%,但地方债务余额规模仍在不断壮大。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指出,随着刚性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比的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也将面临巨大压力。
财政刚性支出,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资金,具体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保、保障房等方面。
尤其是保障房,据统计,今年在建保障房建设达到1300万套。除了2009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将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用于保障房建设。今年还新出台政策,要求地方债要优先用于保障房建设。
来源:建筑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