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的新养老院:
耗资5000万,设施一流
昨天上午,在知情人士指引下,现代快报记者在泰山街道西北侧天景社区林场旁,找到了街道三年前建的养老院。养老院坐落在一个山坡旁,由四栋坐北朝南的主楼和两栋辅楼组成,楼房白墙灰瓦,高矮错落有致。院内栽种了银杏和桂花树等植物。
养老院大门紧闭,一名保安在门卫室值班。“这个地方空闲已一年多了,以前没人看管,后来有盗窃发生,就来看管了。”据值班保安介绍,新建的这个养老院,相关设施早就配备好了,水电也已安装到位,随时可投入使用。
根据此前的公开资料显示,位于天景社区新建的养老院是泰山街道2009年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于2010年底建成。当初街道投资了5000万元,征地1.33公顷,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设置床位250张,配套给水、排水、供暖设施及硬化、绿化活动场地。这个养老院是集医疗、康复、养老、娱乐于一体的公寓式养老院。当初街道在宣传中称,养老院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全街道孤寡老人供养条件,让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据附近村民周女士介绍,新养老院建成一年多了,可一直空在那里,从未使用过。“当初说是建养老院,我还不相信呢,因为建得太大气了,你看移栽来的银杏树,都有水桶粗,一看就知道砸了不少钱。”周女士说。
养老院不但周围环境好,交通也很方便,地铁的终点站就在养老院北侧100米外,周围无任何工矿企业,是闹中取静的好地方。如此闲置,居民都认为太可惜。 新的养老院闲置,旧的养老院却遭遇屋顶漏水。泰山街道位于罗庄小区附近巷子里的养老院,遇到大雨就漏。这个养老院由东西两栋楼房和北面一排民房组成。正对大门的是一排平房,主要作为厨房及老人的活动用房,两侧是老人居住的房间。
昨天上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养老院,几位老人在活动房附近聊天。“这个房子老了,都是20多年前建的,顶层的房间,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一位老太太说。
“还好养老院里房子多,发现有漏水的房间了,就赶快帮他们搬家,搬到不漏的房间去。”据养老院工作人员丁女士介绍,不久前街道找人来测量过,说准备维修改造一下。
据丁女士介绍,养老院一共有近百个床位,每个房间都有15平米以上,但目前一共只住了16位老人,都是城镇化改造前的五保户,所有开支全由财政负担,其余人员均不收,所以很多房间空着。
几位聚在一起聊天的老人称,他们早就听说街道重新修了养老院,条件可好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建成好几年了,他们也没搬过去。“搬过去当然好,不搬就把这个房子搞搞好也行。”不少老人都表达了类似的想法。
红火的民间托养所:
生意不错盼“转正”
泰山街道罗庄那个旧养老院,空旷的院落内只住着16位老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该养老院一墙之隔的“夕阳红老年托养所”,生意红火,大多数房间都有老人入住。
据托养所的老板杨女士介绍,她在此开办托养所已经4年了,生意还算不错。
“我上个月刚递交了材料,申请办理养老院的证件,不知道能不能批下来。”杨女士称,她目前接收的老人,每月价格在1300元到1500元不等。
仅从居住条件来看,杨女士的托养所要比旁边的养老院差了不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还没有领到证照的老年托养所,生意却不错。
“旁边养老院的老人,都是五保户,而我这的老人,都是有子女的,他们那边不收。”杨女士说,从2008年开业以来,来托养的老人越来越多。
今年76岁的卞奶奶,是托养所最先入住的老人之一。她有两个儿子,可因家里儿孙都要忙于工作,没时间专门照料她,儿孙们便掏钱把她托养在这里。“家里没有人陪伴,寂寞,在这里老伙计多,没事还能一起聊几句。”卞奶奶说,住在托养所,有老人一起聊天,还挺好的。
回应质疑
投巨资新建的豪华养老院闲置一年多,至今也看不到启用的希望。对此,有市民怀疑,当初新建养老院,只是面子工程,脱离了实际才导致现在的尴尬。“这几年来,浦口地区经济虽然发展比较快,但建这么豪华的养老院,如果入住的老人不收费,那街道早期的大笔投入就没任何回报。”家住养老院附近的居民老王称。但要是收费,估计去的老人又不会很多,毕竟位置较偏。
除了“面子工程”外,有市民还称,建养老院,市民政部门会有相应的床位补贴,街道新建这个养老院,还有套取民政部门补贴嫌疑。其理由是,根据南京市民政局和财政局联合发的相关文件规定,对新建的养老机构,每张床位可获得2000元的补贴。
来源:建筑新闻网
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
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
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如若不同意转载文章,可与本站工作人
员联系协商后,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