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规定
实木超70%才能称实木家具
在2009年5月1日之前,实木家具的界定标准确实很模糊,一般认为是有实木制作的家具就可以称为“实木家具”,这就导致了家具市场出现“只要有块实木就可以按实木家具卖”的混乱情况。据省质检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9年5月1日,新版《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正式实施,首次严格明确了“实木类家具”、“人造板类家具”、“综合类木家具”、“全实木家具”、“实木家具”以及“实木贴面家具”具体定义。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家具构件必须达到70%以上的实木标准才能称其为实木家具。一些商家所说的“纯实木家具”、“原木家具”、“环保实木家具”,国家标准中没有提及,虽不属于规范提法,但消费者需要特别留意其中的文字游戏。
根据2001年国家颁布的强制性标准GB5296.6-2004 《消费品使用说明第6部分:家具》规定,出售的家具必须具备使用说明,家具名称必须反映真实属性,并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使用说明必须对国家有关要求和指标给予说明,并对家具所用材料、涂料实际含有的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等控制指标给予说明等。如商家无法提供产品使用说明,应要求商家在销售合同中备注家具的木材使用品种和部位,消费者在定做家具时要有主动签订合同的意识, 并在合同中细化家具的样式、板材的材质,规格、五金件的质量等。另外,在签订合同前,消费者最好能查阅相关资料,或者找熟悉情况的朋友陪同,确保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即便是以后家具发生质量问题也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实木家具这样挑
根据新国标的划分,实木家具细分为三种,“纯实木家具”、“实木家具”和“实木贴面家具”。纯实木家具是指所有零部件都采用实木制作的家具;实木家具也叫板木结合家具,也就是台面、桌(椅)腿等框架采用实木,而侧板、底、顶、隔板等部位用人造板(密度板、刨花板等都属于人造板)制作的家具;实木贴面家具则是用人造板制作,表面用实木单板进行装饰的家具。根据国标相关规定,张建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实木家具时要注意7个方面的问题:
1、观察木纹。目前实木原材料贵且少,很多地区限伐禁砍。一般来说,现在实木家具用的实木材料很多都是实木加工板材,木纹不连续。因此大面积的部件木纹美观、对称,则肯定是非全实木家具。
2、辨别味道。实木家具的味道一般不太浓,不刺鼻,有天然木材味道。
3、观察木材天然缺陷。看好有疤痕、节子的一面所在位置,再在另一面找是否有相应花纹。若不对称,则肯定为非全实木家具。
4、观察内在材质。有些家具会安装铰链、挂钩、拉手等部件,可以把部件卸下,通过这些部件与基材的结合处观察是否为实木。
5、观察工艺。一般来说,全实木家具为表现木材真实的纹理,厂家一般只会在表面涂饰清漆或哑光漆。
6、观察造型。如果看到非常绚丽,造型很艺术,结构形状多变,那么很有可能此家具为非全实木材料。
7、签好合同。在签订购买合同时,要仔细查看合同文本的内容。合同文本须注明家具材质,不能笼统地写实木家具,而应标注具体树种以及实木家具的种类。同时,为便于后续维权,消费者在订货单上也须标明卖方违约责任。
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如若不同意转载文章,可与本站工作人员联系协商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