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地铁空载试运行时车厢发生脱轨事故

暖风装置坠落,造成司机1死1伤。资料显示,B型车暖风装置位于“副驾驶”正上方。
1月8日上午9时09分,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南段,列车在空载试运行过程中,从春融街站行至离下一站斗南站约500米时,第一节车厢发生脱轨事故,导致司机室暖风装置坠落,造成司机室值班司机一死一轻伤。目前,昆明市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原因将在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公布。
现场:列车进入高架后脱轨
昆明市政府昨天发布,列车是在穿出隧道后进入高架段时发生脱轨事故的,但脱轨后列车并未颠覆,列车车头部位受损严重,才导致司机室暖风装置坠落。另据媒体报道,有目击者声称地铁发生事故时,“听到一声刮擦发出的巨响,之后看到两条轨道都偏朝左边,车头都脱离了轨道。”目击者还表示看到车头顶上有很多水泥块掉落到驾驶室。
据知情者介绍,有地铁公司工作人员向其表示,事发时列车车速约90码左右,运行至出隧道口时碰上隧道口并撞上护栏导致司机室暖风装置坠落,酿成惨剧。他透露,他在现场看到列车左侧驾驶室损毁很严重。当时驾驶室里有两名司机,均为19岁,其中一人死亡,一人轻伤。死亡司机姓李,死亡原因主要是胸外伤及颅脑外伤,受轻伤司机被送至医院。
记者赶到事故现场时,出事列车仍停在隧道出口不远处,第一节车厢车头顶部被撞出了窟窿,挡风玻璃已完全破碎,车身有无数擦痕,轨道上零部件散落一地。在其前方不远的斗南站已拉起警戒线。事故发生后,有关方迅速将车站封锁,并将在车站施工的工人遣走,实施救援。
昆明地铁1、2号线首期工程南段起于晓东村站,止于大学城南站。正线(双线)长度22.6公里,全线设置车站12座及大梨园车辆段1座。
伤者:反锁病房拒绝采访
1月8日,在事故中受伤的一名值班司机随后被送往官渡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经过诊断,他主要是鼻骨骨折,后脑伴有淤血,无生命危险。目前,他的生命体征已正常,状态良好。
据了解,伤者名叫陈俊民,今年19岁,昆明宜良县人。被送进医院后,一直有个工友守在他身边。不过住进病房后,他们一直将房门紧闭,不愿其他人进入,甚至连护士更换药水都要敲很长时间的门。两人不仅将房门紧锁,甚至连窗户都全部关闭。这可苦了同病房的其他病人,因为房间内空气不流通,住在同病房的病人王师傅只能跑出病房,坐在走廊椅子上透气。王师傅说,陈俊民看上去伤得不重,不知道为什么要紧锁房门,连护士要进去换药都不容易。等候在门口的几个护士说,病人一直不愿意开门,她们只能在病房门外询问伤者情况。
地铁公司:19岁司机属持证上岗
1月8日下午4时,昆明轨道公司党群工作部工作人员龚庆萍来到医院。龚庆萍表示,事故发生后市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目前伤者受轻伤需要入院观察治疗。伤者在医院中精神状态还不错,医院正在安排打消炎针。
龚庆萍表示,由于伤者在事故后心理等方面都需要一个平复时期,暂时不能接受采访。采访中有媒体问及伤者为何19岁就成为地铁司机,龚庆萍解释道:伤者是由正规专科学习毕业,属于持证上岗。
在医院,记者一直没有见到伤者的家属。随后,据陈俊民的姐夫在微博上透露,伤者的母亲在看到儿子只是受轻伤,确认没有大碍后就返回宜良。
初步分析
高速运行中与异物撞击弯道紧急制动后脱轨

被损坏的铁轨。
爬到彩云路大桥的防护网上,可以看到趴在轨道上的地铁列车,它挡风玻璃全碎,头顶伤得不轻。从整个现场来看,它似乎承受了一次撞击,进行了一次紧急制动。
列车头顶受伤最重
被异物砸到?被异物颠起来磕到?
昆明地铁使用的是中国南车株机公司生产的B型车辆,每节车厢宽2.8米,高3.8米,有效长度19米,单节车厢造价在60万-70万元之间,有6节车厢,最大载客量1870人。
趴在轨道上的列车的额头部分,也就是挡风玻璃的上方,已经被剐蹭得不成样子,司机室上方则被撞得凹陷下去。位于车头后面的第一节车厢,顶棚上面也有损坏。
“肯定是撞到东西了。”现场有人推测。“而且是撞到上面的东西了。”另一个人接腔。
这种说法与参与救援人员王先生的推测比较一致。王先生告诉记者,他赶到事故现场时,发现列车的车头严重变形,有一块地方被撞出一个大洞,车厢内部设备掉落一地,当场死亡的那名驾驶员身体朝门倒着。伤者当时也在司机室中。根据车头破损的现象,和死者、伤者的情况,他估计机车很有可能撞到了上方物体,导致设备跌落砸中驾驶员。
对事故原因,网络上也有不少讨论。
一种说法是,隧道内上方落下不明物体,擦过了列车车头。而被砸到的地方,正是司机室的暖风装置,随后这一装置坠落造成司机一死一伤。
另一种说法是,列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遇到钢轨上的异物,使其被颠飞起来,头部撞到了上面的物体。这种说法也不无依据,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南段车辆设计最高时速100公里/小时,而事发地点位于春融街站和斗南站之间。这是南段运行区间最长的两个站,轨道较平直。试运行期间,地铁列车在这段行驶的时速达到90公里。
列车因何脱轨
弯道加紧急制动?
“这也撞得太严重了!”看到列车头部的大洞,一名过路的女士感叹着。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昆明地铁所采用的B型车辆为中国南车株机公司生产,采用高强度全焊接铝合金车体技术,车身纵向抗挤压强度为国内同类产品(B型地铁)之最,同时参照欧洲EN61133标准,在车体两端采用了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变形区域共4级逐级吸收能量防撞安全设计。
应该说,昆明地铁列车具有足够的抗冲撞能力。
“脱轨与车应该没多大关系。就像人在磕到头的时候都会停下来,列车也一样。”现场有知情人士透露,“列车在停下之前,有过一次紧急制动,然后才脱轨的。”
现场可以看到,轨道上的接触轨(负责为列车供电)有一段已被车轮撕掉,下面的铁轨裸露在外。“那应该就是紧急制动带来的。”一名对昆明地铁较为了解的记者称。
上述知情人士分析,事发地点本身是一个小弯道,加上紧急制动的力量是造成列车脱轨的主要原因。
脱轨列车为何未倾覆或冲下高架?
司机紧急制动措施避免更坏结果
列车下方正是昆玉高速,如果当时脱轨的地铁列车没有停下,一旦冲下高架后果不堪设想。
从事故现场看,列车虽然头部损坏严重,但列车脱轨后,发生倾斜的角度较小,更没有冲下高架桥,造成更坏的后果。
“应该是采取了紧急制动的关系。”现场知情人士断言。
昆明一名地铁司机介绍了事发车型的制动装置:“地铁列车有一个手柄,犹如汽车的自动挡,前推就前进,后拉就刹车。手柄上有一个红色按钮,驾驶时手不能离开手柄,否则,红色按钮会弹起来,几秒钟之内,列车就会自动进入紧急制动状态。也就是说,列车在行驶时,我们要时刻把手放在手柄上。除此之外,司机室里还有一个专门的紧急制动按钮。”
同时,资料显示,该车型车头暖风装置正下方是我们常说的“副驾驶”位置。也就是说,事发时应该是伤者陈俊民在驾驶列车,他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使列车及时停了下来。
事情经过
上午9点09分:
地铁列车发生脱轨
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南段列车在空载试运行过程中,上行(从呈贡往昆明方向)至距斗南站约500米段时,列车第一节车厢脱轨,列车未颠覆。司机室暖风装置坠落,造成值班司机一死一伤。
9点30分左右,一辆辆地铁抢险车、警车、急救车赶到,两名地铁救援人员从车站里搀扶出一名满脸是血的年轻小伙,将他扶上急救车送走。
上午10点30分左右,120急救车把伤者送到官渡区人民医院五官科救治。
下午1点左右:
事故现场已警戒封锁
记者到达昆明地铁一号线斗南站,该站前的彩云路边,停着多辆警车和昆明轨道公司的工程抢险车。上方桥上的轨道上,停着一列地铁列车。
斗南地铁站背后广场的装修还没完工,车站并未投入营运。广场大部分被警戒线封锁,上百名抢险人员正在忙碌。车站背后有两道大门,只打开了一道,只有佩戴证件或者穿地铁标识工装的人才能进入。此时,铁轨上已不见其他运行列车。
下午1点15分:
列车顶部有个大窟窿
从斗南站旁的兴呈路,沿彩云路向呈贡大学城方向前行六七百米,站在彩云路上的一座高架桥上,可以看见旁边轨道上的事故列车。
这段轨道是一座高架桥梁,一头连接斗南站,一头连接隧道,轨道较为平直。一端距离地面六七米高,另一端距离路面四五米高,下方是车流如织的昆玉高速公路。轨道上方有半透明的安全保护罩。
记者观察到,列车加挂了6节车厢,车头司机室位置已经凹陷下去。距车尾大约10米远处就是隧道口。铁轨上散落着一些白色金属。几名正在查看情况的技术人员说,这些金属是列车脱轨后撞断的。
事故现场下方是一处苗圃。一名工人说,他看见列车一直停在桥上,还以为是在检修道路。
下午2点左右:
昆明轨道公司正式发布消息
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有关人员正式对外发布消息:8日上午9时09分,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南段列车在空载试运行过程中,列车第一节车厢脱轨,列车未颠覆,导致司机室暖风装置坠落,造成值班司机一死一轻伤。
下午3点:
伤者被确认鼻骨骨折
在官渡区人民医院门诊楼4楼五官科住院部,医务人员介绍,检查发现伤者鼻骨骨折,后脑伴有淤血,主要是外伤,没有生命危险。
伤者住26床,紧锁的房门上贴着一张患者记录单,上面写着:伤者名叫陈俊民,19岁,宜良人。一名男子一直守在病房里。
下午4点左右:
昆明轨道公司到医院看望伤者
昆明轨道公司的工作人员到医院看望了伤者。轨道公司党群工作部工作人员龚庆萍介绍,伤者陈俊民,今年19岁,技校毕业,持工作证上岗。
有媒体通过病房的气窗拍摄到陈俊民接受治疗的画面。从视频中可以看出,病房内摆放着3张病床,陈俊民坐在靠窗的病床上输液,面无表情。一名参与了现场救援的人员告诉记者:“陈俊民可能是因为受到惊吓,精神状态很差。”
下午4点46分:
伤者姐夫称岳母正赶往昆明
一名叫“@曲靖密码”的网民在微博一发帖称,确认伤者是自己的小舅子。“目前伤者母亲正从宜良赶往昆明。陈俊民2012年分配到地铁公司工作,之前在上海学习‘开车头’。”
记者通过微博与“@曲靖密码”取得联系,他表示:“我人在曲靖,从微博得知小舅子受伤的消息,别的不清楚。”
事故后果
2月6日载客试运行计划可能受影响
“昆明市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具体由市安监局牵头,有关部门配合调查。”昨天中午,昆明市安监局工作人员介绍,事故发生后,昆明市政府立即召开有关会议,成立了以副市长何波为组长的事故调查组,已经开展事故调查。
据现场一名未透露身份的人士表示,事故现场会维持原状,待事故调查组的进一步调查。
有关资料表明,昆明地铁1、2号线首期工程南段起于晓东村站,止于大学城南站。正线(双线)长度22.6公里,全线设置车站12座及大梨园车辆段1座。首期工程南段使用的电客列车采用B型车,列车编组6辆,由4辆动车、2辆拖车组成。全线信号系统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系统(CBTC)。该系统不但可实现全线电客列车的自动驾驶,旅客还可通过设置在车站的显示屏实时掌握电客列车的预计到达时间。
据媒体报道,空载试运行等工作计划2013年1月1日至1月30日完成,2013年1月5日开始投入7列车空载试运行。在空载试运行阶段,运行间隔从5分钟至10分钟,并逐步增加运行列车至12列,于2月6日正式开始载客试运行。
列车单边运行时间为36分钟,设计最高时速100公里/时,停车精度误差在30厘米以内。
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有关人士说,这次脱轨事故可能会影响原计划的通车时间。
地铁1号线工程大事记
2010年4月30日:昆明地铁1、2号线首期工程(以下简称首期工程)开始全面动工建设
2011年3月28日: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南段开始高架段铺轨
2011年11月30日: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南段高架段(世纪城——小王家营隧道进口)铺轨完成
2012年1月5日: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南段洞通
2012年3月31日: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南段轨通
2012年6月14日: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南段电通
2012年8月14日: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南段珥季路站至南部汽车站进行首次热滑试验
2012年9月28日: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南段地铁列车在晓东村至驼峰街成功进行自动追踪调试
2012年12月初:首期工程南段12个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全部完工
2013年1月5日: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南段投入7列车空载试运行
录入人:周晓 录入时间:2013-01-11
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如若不同意转载文章,可与本站工作人员联系协商后,24小时内删除。